17Cross活動快報
數位產學實作大創新 企業導入電商數據即戰力|首創電商×數據雙模組 學生蛻變企業新戰友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75
◎撰文/何楷平 圖片提供/林秀芬
全台首創「跨境電商」與「商業數據」雙模組的數位產學合作計畫,如何將學生從「被培育」轉變為「共創戰力」?為企業打造超乎預期的亮眼實戰成果?
跨境電商發展日漸成熟,企業營運挑戰同步升級,同時,數位人才培育也邁入新階段,學生不只要懂AI數位工具,更要具備解讀數據、參與策略制定的能力。在這樣的轉折點,2025年數位產學實作計畫,首度結合「跨境電商」與「商業數據」雙模組,掀起一場產學合作的全面革新!不僅僅讓企業直接導入新世代的創新解方,搶先布局未來市場,更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培育者,進化為與企業共創價值的嶄新戰力。
參與「2025台北數位產學實作大賽 BizConnect Taipei」的學生,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 獲得珍貴的實戰經驗。
電商X數據雙模組創新三大趨勢引爆數位產學革新
AI應用更接地氣!升級數位實戰的必備基礎
今年,AI已從技術輔助、提高效率的角色,升格為企業營運與品牌策略中,不可或缺的必備武器。每一個營銷隊伍,無不透過AI精準回應企業需求,無論是自動化生成內容、精準行銷預測,還是建立聊天機器人、跨平台推廣策略,可見AI已成為直接帶動企業營收與開展市場的推進器,也意味著學校端在未來人才培養上,將更重視結合AI在商業應用上的實踐。
導入商業數據企業決策升級的關鍵引擎
在今年的產學合作中可明顯看出,「數據」的角色大幅提升,不再只是過去用來事後檢視的輔助參考,而是成為企業預判與決策過程中的核心基礎。尤其「商業數據」模組的學生團隊,積極透過數據分群、模型分析、消費者評論探勘等方式,成功幫助企業精準鎖定高潛力客群,辨識驅動購買的關鍵因素,優化產品與資源配置。
「2025台北數位產學實作大賽 BizConnect Taipei」促進產學創造力,能為企業導入具有即戰力的新隊友。
學生角色再翻轉!不只執行任務更共創策略
在大部分的產學合作中,學生多半只是完成指定任務的執行者或觀摩者,參與度相對有限。然而這次的數位實作計畫,學生們不僅需提出方案,還要深入理解企業內部問題、挑戰決策盲點,與企業共同討論、微調執行細節。這樣的深度參與,讓學生不再只是單純接受指導,而是能從中培養商業洞察與策略制定能力,實際為企業帶來價值,展現出「共創戰力」的新角色定位。
「在AI世代,學習的意義已改變。」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許秉瑜分析,過去學生的目標是「答對題目」,交出正確答案就能獲得高分;但在未來的AI商業戰場,學生須具備拆解問題、有效提問、整合知識與工具完成任務的能力,才能與企業共創價值、發揮影響力。
【跨境電商】模組:AI全面進化實戰效益超亮眼
本屆數位產學實作計畫分為兩大模組,在跨境電商模組的部分可發現,AI不再只是用來生成素材的輔助工具,而是被高度整合於跨平台操作、客戶互動優化與數據追蹤中,晉升為品牌經營與商業策略的核心推動力,成功在短時間內提升曝光、轉化業績。
AI對話系統助攻海外市場3個月創下38萬銷售佳績
由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和德瑞格公司組成的冠軍隊伍「行銷領航者」,建置ChatGPT Chatbot系統,重整知識庫並優化對話流程,強化B2B客戶信任度。實作成效相當亮眼,不僅創造單日點擊數成長逾700%,LinkedIn點擊率暴增767%,更在3個月內帶來新台幣38萬元銷售額、開發來自3洲共17筆業務詢問,成功展現產學合作創造的價值潛力。
企業專屬GPTs自動化貼文社群經營成效大幅提升
來自國立臺北大學的亞軍隊伍「Mavericks」與戴華國際合作,透過客製化GPTs與MAKE工具,打造一套自動化社群貼文系統,有效解決企業內容生產與數據追蹤的痛點,不僅節省人力,還顯著提升經營效率:社群互動率最高達6.82%、點擊率達3.29%,LinkedIn粉絲數同步上升,展現自動化系統在社群行銷與品牌建立的實質成效。
AI打造高信任感內容占Amazon熱銷排行榜
來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季軍隊伍「Z Byte」與美廷特適合作,以AI工具進行主題優化、腳本撰寫與影片製作,低成本打造高信任感的品牌內容。合作執行後,新品上市短短3個月,就打入Amazon最佳銷售排行榜,成功協助企業提升曝光、轉換與銷售表現,展現產學合作的即戰力成效。
【商業數據】模組:決策進化效益超乎預期
在「商業數據」模組中,學生透過數據分群、模型分析、評論探勘等方法,協助企業重塑決策視角、優化資源配置,甚至重新定義高潛力客群與產品策略,讓企業決策模式從「經驗判斷」正式進化為「數據驅動」,不僅精準分配資源,更展現出超越預期的效益。
精準聚焦高潛力客群 重構業務決策視角
冠軍隊伍「TechWave」是由臺北市立大學與世紀貿易組成的,透過業務日誌與關鍵字探勘,建置分析儀表板,強化企業主管對業務行為的掌握與判斷,此外,也運用分群與RFM模型,識別出80%低潛力客群,並精準提出Top 20高潛力客戶名單與建議策略,有效協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,成功為未來串接CRM系統奠定基礎。
分群驅動行銷策略,縮減名單、提高回購率
由國立中央大學組成的亞軍隊伍「Rebuy X」與復亨生技合作,打造高精準的顧客分群系統,精確劃分出忠誠客戶、部分流失客戶與完全流失客戶,並針對不同客群提出差異化推播與銷售策略,成功縮減65%無效名單、提高回購率,創造近20萬的訂單、大幅節省行銷資源,提升客戶回購率,展現商業數據結合AI模型在精準行銷上的強大應用。
這次數位實作計畫讓學生不再只是單純接受指導,而是能從中培養商業洞察與策略制定 能力,實際為企業帶來價值,展現出「共創戰力」的新角色定位。
評論探勘帶動產品創新鎖定48.2%高價值市場
由臺北市立大學組成的季軍隊伍「庄園囝仔」與車用儀表板製造商技銓科技合作,分析超過6,000筆顧客評論及銷售資料,透過文字探勘與集群分群,界定出三大客群,並抓出占比最高(達48.2%)、且最具價值的核心目標市場,並導出14個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因子,有效建立數據驅動的產品優化與行銷策略依據。
企業啟發新思維學生蛻變新戰力
「透過學生的數據分析,公司最大的收穫就是實現了『知己知彼』。我們更清楚了解了自己的弱點,針對這些不足做調整,同時分析多家競爭對手,找出公司的差異化優勢。」技銓科技企業總裁周明璋認為,學生成功幫助企業建立更精準的決策依據,不只深化品牌價值,也強化了市場定位。
「在這次產學合作中,我們最大的收穫,就是完成了一套非常符合公司需求的亞馬遜行銷策略。這個策略能夠共同創辦人潘瑋指出,這套策略成功讓公司產品在平台上的曝光更具實點,「更重要的是,能親眼看見年輕人投入的熱情、指導他們探索未來方向,這讓我很感觸。」
商業數據組學生透過數據分群、模型分析、評論探勘等方法,協助企業重塑決策視角、 優化資源配置。
這樣的成長與轉變,也反映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。跨境電商組冠軍「行銷領航者」隊長高適軒分享,透過參與企業實作,讓過去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,有機會運用於真實情境中,讓他備感成就與信心。商業數據組冠軍TechWave隊長冉安妤則表示,透過產學合作計畫,學會從不同角度切入思考,在實際參與企業決策過程中,不只強化了操作技能,也深刻體會「思辨力」與「應變力」在商場上的價值。
透過數位產學實作計畫,企業獲得可直接落地的策略成果,學生也蛻變為能與企業共創價值、並肩作戰的嶄新戰力。這些經驗不僅讓學生蛻變,也為企業提供具體成果。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下,企業更應思考的方向:是否願意敞開大門,與下一代攜手共創?未來也期待更多學子積極參與產學合作,在真實挑戰中發現自己的潛力與價值所在。
點擊下方連結,觀看台北數位產學實作大賽精彩成果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uxxVfROPZ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