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商知識庫
提供跨境電商領域的知識文章,解惑、探索!
知識分類

17Cross研究專刊

《台灣跨境電商環境調查》數位化、數據化以互聯網作為企業 DNA|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台灣暨香港總經理 傅紀清

  • 發佈日期:
  •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  • 點閱次數:516

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台灣暨香港總經理 傅紀清

撰文:張鴻/攝影:吳晴中

 

  企業要進入跨境電商,應先將內部專家知識、經驗與流程數位化,累積企業的資源與大數據,更重要的是,以互聯網作為企業 DNA,才能真正轉型為跨境電商。

  跨境電商已成為各國發展的新焦點,台灣則是近年才開始努力追趕,起步稍晚,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台灣暨香港總經理傅紀清卻有不同看法,「『跨境』其實是台灣本來就具備的外貿能力,目前最大的課題是,如何把『電商』跟外貿能量與經驗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模式。」傅紀清說。

  台灣的外貿中小企業可分為兩種類型,一是傳統貿易商,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觀念的轉換,如何利用新的溝通方式或工具,幫助商品能夠更快銷售;另一種是加工製造,由於全球買家都可以透過互聯網進行交易,所以訂單是很碎片化,如何透過產能的調整來滿足小量但多樣化的訂單需求,以及快速回應及服務的能力,就成為台灣廠商能否接軌跨境電商的關鍵。

 

透過數據化,將經驗與市場需求對接

  「過去的服務型態跟現今網路世代是不一 樣的,以前讓客戶等個兩、三天都算是快的, 但現在可能幾秒鐘沒回覆,客戶就跑掉了。」傅紀清指出,台灣雖然有很好的貿易實力,如果面對這個變化可以銜接的上,那麼跨境 平台就會成為助力,否則就變成壓力。不可否認,許多中小企業仍依循傳統通路或參展 的方式來做生意,甚至賣的比線上好;但隨 著越來越多年輕世代進入職場,當他們在互 聯網找不到你的企業或商品時,你的訂單就 會逐漸減少,甚至有些品項訂單全都透過網路下單,這個變化也許還需要幾年時間,卻 是未來一定會發生、不可逆的趨勢。

  在互聯網時代,任何決策都是看數據(Data),當然人跟人的接觸還是很重要, 但已經可以透過數位化的交易過程,和消費 者產生信用關係,尤其是對網路世代來說, 更容易做到。對許多還未交棒下一代的台灣中小企業來說,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是如何把自己的經驗,以及企業生產、製造、銷售等 know-how 數位化、數據化,同時能夠和市場需求對接,否則僅憑經驗做事,不僅無法傳承,企業規模恐怕也很難擴大。

  「互聯網最大特色就是提供為數眾多的即時 資訊,如何將這些數據沉澱後,透過電商平台將企業的真實狀況呈現出來,正是現階段中小企業所欠缺而需要進一步發展的能力。」傅紀清強 調,數據化之後,讓中小企業更有力量跟大企業抗衡,大企業也越來越沒有優勢,反而規模越大越不容易轉型。過去工業化時代,強調的是大吃小、快吃慢,現在透過互聯網、透過數據的力量,能夠支持中小企業突破更多原來做不到的事情; 關鍵在於是否以互聯網作為企業 DNA,從經營者的觀念,到生產、製造、銷售等全部透過互聯 網,才能真正做到互聯網的跨境電商。

 

善用平台優勢,經營出自己的特色

  中小企業要進入跨境電商並非一蹴可及, 以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(簡稱阿里巴巴 B2B)來說,會有幾個輔導階段,首先人才是最重要的,企業不能光靠匹夫之勇,毫無準 備就貿然投入,否則就算有平台也不會操作,所以在一開始,阿里巴巴B2B會先協助企業 了解平台、操作平台及分析數據;等有了初 步基礎,就要透過不斷搜尋(如利用關鍵字行銷或增加曝光)提升企業排名與知名度, 逐步累積自己的大數據。

  「線上跟線下做生意一樣都需要時間,只不過在互聯網上,所有事情都會留下足跡(數 據及資料),而這些數據及資料就是企業的資產,你如何透過蒐集、整理、分析,讓它產生價值,這就是企業在互聯網上的競爭力。」 傅紀清強調,每個電商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專長,阿里巴巴國際站(alibaba.com)是全球最大的 B2B 平台,流量大、品項多、買主也比較多元,加上阿里巴巴國際站有 16 國語 系翻譯,所以雖然是台灣的廠商,也可以跟全 世界做生意,如果能夠了解當地的消費習慣或 想要打進不同市 場,就可以好好善用這項特色。 但挑戰是,平台上賣家也多,必須要經營出自己 的 特 色,才能獲得全球買家青睞。

 

— 環境政策建言 —

  跨境電商對現有制度或是現有 的商業型態產生許多衝擊,政府應密切觀察這些變化,並從中找出可能對於產業發展產生限制或阻礙的地方而給予協助,例如成立跨境電商園區,針對稅務、出貨或通關等提供相對應的配套,以及跨境支付結算的問題等,才能迎頭趕上建立台灣跨境電商優勢。

“ 數據化之後,讓中小企業更有力量跟大企業抗衡。過去工業化時代,強調的是大吃小、快吃慢,現在透過互聯網、透過數據的力量,能夠支持中小企業突破更多原來做不到的事情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