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Cross研究專刊
《2023 台灣跨境電商技術及個案研究》數位轉型與全網營銷的策略分析─以意碩整合行銷為例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183
意碩整合行銷有限公司(eFox)/創辦人暨行銷總監 蔡建郎
5.1 B2B與B2C的網路行銷差異分析
2011年創立意碩整合行銷時,跨境電商才剛剛在台灣起步,結合成立之前就對市場行銷多年的歷練,以及另一位創辦人在電子商品與材料貿易的深厚經驗,意碩整合行銷率先在台灣貿易業打造「全網營銷」的跨境電商營運策略。
公司成立之初,全球經貿已經出現劇烈變化,外貿經營的「流量」來源逐漸從企業以一卡皮箱走天下的「海外實體參展」模式,轉向利用多元數位工具的「線上行銷引流」模式,為了讓國外的客戶認識意碩整合行銷自創的品牌eFox,多年來公司團隊一直跟隨行銷工具的演進導入多元化數位行銷模式。在此建議其他貿易業也應該利用此一極具效率的方式,找到更多的流量。
出口貿易分成B2B與B2C兩種類型,就其差異來看,經營B2C的企業利用跨境電商進入海外市場時,會發現每個國家慣用的搜尋引擎與電商平台都不一樣、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不盡相同,反觀B端的採購習慣大致上一致,無論在哪個國家, B2B 採購都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進行,也就是企業有需求,採購單位尋找賣家,而不是像B2C的消費者一樣是感性採購,舉例來說,不會有人滑著FB就忽然下單一輛怪手。由此可見, 從事B2B行銷時,企業不能盲目的跟著潮流在社群媒體上下廣告,反倒要格外注意每個關鍵字的使用。
5.2 數據驅動的主 、被動引流模式差異分析
由於今日已是數據驅動、內容為王顧客意圖導向的洞察時代,企業主不但要利用客戶在網站上瀏覽的數據,來分析客戶與市場的走向,更要豐富品牌官網的內容,吸引流量,訴求在最多的採購單位內心提升形象,來增加客戶對品牌的印象。
大致上可以將行銷「流量」分為「被動流量」與「主動流量」。「被動流量」指品牌在不打擾的客人的情況下,採取 相對應的方法讓客戶自動上門詢問或購買,如「集客式行銷」 (Inbound Marketing)屬之,例如使用「優質內容」來吸引客 戶的網路行銷方式,透過知識性的「內容分享」,幫每一位潛在客戶解決疑問,最終達成引流與銷售的目標。「主動流量」 是指品牌主動出擊,透過有預算的行銷宣傳帶來的流量,如「干擾式行銷」屬之,像是電視廣告總是在劇情最高潮時切入,會對客戶形成干擾,是較傳統的行銷手法。
雖然「集客式行銷」與「干擾式行銷」兩者看似分開的兩種行銷模式,但在企業的數位營銷策略上卻不可切分,建議企業可以先透過建置品牌官網做為「集客式行銷」的核心,並於頁面中設定追蹤碼,只要有人前來網站,在相關的商品頁面觀看、留下瀏覽足跡,隨後企業可以進一步針對潛在客戶進行 「干擾式行銷」,才能最大化廣告投放效益,接著再進一步利用亞馬遜、阿里巴巴來促成銷售,也可以利用其他網站平台的高曝光,提高品牌觸及客戶的覆蓋率。
5.3 全網營銷保有持續競爭力
採取上述模式即可完成企業的「全網營銷」跨境電商營運策略,它讓企業彷彿 1 年365天、24小時都在參展,是傳統 貿易完全無法企及的營銷模式,這也凸顯企業啟動數位行銷的 重要性。不過企業也要謹記,網路世界瞬息萬變,任何商業組織都有倒閉的可能性,因此在採用各種網絡進行引流時,務必懂得保留這些數位資產在自己的身上,才能在詭譎多變的經貿競爭中,透過不斷增加的數位資產,掌握自己的生存之道。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,國際貿易行為的核心是「信任」。 過往企業親身前往海外參展、拜訪客戶的用意,就是要向國外客戶證明自己還存在,並且透過面對面接觸,取得客戶的信任。 如今企業採取全面數位化的全網營銷,除了操作手法要夠細緻, 也要在各種網絡中,反覆出現在客戶的眼前,如此當客戶來信諮詢商品內容的時候,購買意願才會比較高,提升訂單成交的可能性。
《2023 台灣跨境電商技術及個案研究》封面
免費下載專刊電子版全文
Step 1:
請加入17CrossLine@- https://lin.ee/CPIYvUK
Step 2:
輸入"技術力'',即可獲得《2023 台灣跨境電商技術及個案研究》專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