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網商
莘浦森二代用電商拚出kure.fit品牌路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16


莘浦森有限公司/kure.fit 總經理/Leon Huang 黃永沅
接班不是繼承,而是突圍
莘浦森二代用電商拚出kure.fit品牌路
2004年還是大學生的黃永沅(Leon Huang),到家中自有工廠實習,他站在車間產線時,聽著機台聲隆隆作響,內心響起的卻是另一道聲音:「一直做代工對嗎?我 們應該用自己的品牌,把產品賣出去。」
這樣的念頭從Leon學生時期到公司幫忙便已萌生,再到2010年正式進公司接班,直到今天,儘管過程中他曾一度遭遇挫折離開、又二度回來接班,他始終堅信經營品牌才是追求永續經營的正確道路。在這條路上,他的父親莘浦森董事長黃泰翔,一直堅定的給予支持,成為他走出品牌路的最佳後盾。
出走再回來 褪去「兒子」外衣的接班歷練路
「以前的貿易商很賺錢,父親最希望我 做的事情就是貿易商。」Leon指出,莘浦森主要經營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的代工製造,父親希望我在他的事業基礎上,往貿易商的 角色轉型,把公司打造成工貿一體的企業。然而Leon正式進入公司後,發現貿易去中間化的趨勢底定,貿易商與代工製造利潤越來越微薄,因此認為應該做自有品牌而不是貿易,於是決定開通亞馬遜網站,鎖定美國市場經營B2C品牌。
第一次的嘗試並不順利。當時Leon以為把在中國淘寶的銷售頁面翻成英文,然後上架到亞馬遜網站,就能順利賣出商品,結果事情並沒有如預期般順利。受到挫折的 Leon,當時覺得待在家中的事業學習有限,因此決定到外面闖一闖,於2016年在一家新創網路公司擔任COO。
「我離開公司的這3年,父親一直希望我回去接班。」Leon回想,看著父親逐漸年邁,因而決定回去,而在外的經歷不僅從讓他學到許多網路經營之道,更甩開二代角色的包袱,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協作,這也讓他在 2018年再次回到莘浦森接班時,與父親有更好的溝通。
褪去「兒子」這層外衣,Leon把自己當作專業經理人,因此更能理解父親的立場與期待。「我自覺自己一直到40歲才真的長大。」Leon笑著說,第一次進公司接班時,很多事情都還不懂,希望父親給予指導,但父親屬於台灣上一輩典型「多做、少說」的創業者,雖然在資金上給予高度支持,但遇到問題雙方沒有太多溝通,自己在與父親的互動上也難免帶著情緒,所以才會想要出走。
「再次回來,父親依舊秉持默默支持的態度,但我已清楚意識到,以前一直待在父親的保護傘下,這才開始懂得公私分明。」 Leon強調,放下作為兒子總想任性的念頭,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,也清楚看見父親在經商上的諸多專業,非常值得學習。舉例來說,以前Leon不懂父親做生意為什麼都不休息,幾乎每個週末都找供應商喝茶,後來才看懂,父親是在了解市場,因此在經營跨境電商時,父親也總能以其對市場的敏銳度,督促自己步伐要再快一點。
對Leon來說,父親是公司也是自己最堅實的後盾。
一句「你做就對了」 把挫敗轉成再出發的勇氣
儘管Leon的心態變成熟,接班節奏較為順暢,但布局跨境電商需要經驗,這方面仍缺乏,讓Leon接連兩次推出的產品在電商平台的經營都失利:第一款舒壓用按摩器一開始熱銷,但上架沒多久便遇到美國FDA將該產品從一類醫療器材改為二類醫療器材,需重新取得二類認證,一時之間無法突破此瓶頸,最後產品被迫下架;第二款是一度非常熱潮的皮克球,當時推出這款產品前,Leon把市場調研時程拉得太長,導致正式上架時市場已陷入激戰,廣告成本銷售比(ACos)超過100%,錯失黃金銷售期,最後以失敗收場。
「兩次失敗是因為我對市場理解與策略判斷不夠成熟導致。」Leon記得,當時內心挫折感不小,但父親不但沒有責怪,只給了一句鼓勵的話:「你努力做就對了」,給了他很大的勇氣,也讓他有機會從錯誤中重新尋找對的方向。2023年團隊重新選品,挑上原先捨棄不用的女性輕量健身用品,主要鎖定紐約、洛杉磯等都會區30至40歲女性,她們忙於家庭與工作找不到時間運動,讓她們在家就可以運動的產品,搭上女力崛起的熱潮因而獲得熱銷,踏出成功經營品牌kure.fit的第一步。
目前,kure.fit品牌已有5款產品在亞馬遜網站穩定銷售中,2025年上半年度,kure.fit在美國的銷售,更創下年成長率358%的好成績。「但這還不算成功,只是穩穩踏出第一步。」Leon最後說,面對市場激烈競爭及關稅等全球經貿的各種不確定因素,未來團隊將持續運用跨境電商,持續從代工轉品牌,將kure.fit品牌推給更多消費者。
.jpg)
《2025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封面
免費下載專刊電子版全文
Step 1:
請加入17CrossLine@- https://lin.ee/CPIYvUKStep
Step 2:
輸入''2025焦點報告'',即可獲得《2025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專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