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域市場趨勢
【日經特輯】與巨大數位企業共存共榮,三菱日聯銀行社長的覺悟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日本経済新聞
- 點閱次數:2264
新時代的浪潮下,經濟與商業(ビジネス、business)的既有概念開始崩壞,數位化、全球化使國境的概念變得淡薄,企業需要面對的是超越原有領域的變革。有鑑於此,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數位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的領導者,訪談這些企業家對於新變革的應對方法。
傳統企業需學習如何利用數據、創造價值
三菱日聯銀行(三菱UFJ Financial Group)社長平野信行受訪時表示,很難預測傳統金融業與新興巨大數位企業「GAFA」(Google、Apple、Facebook、Amazon四個企業的縮寫)之間的關係,但是如果能洞燭機先、及早應對的話,仍然可能實現共存共榮。不過,傳統企業必須要自新興數位企業身上學習創造價值的方法,「GAFA的特色存在數據的世界之中,可以從它們身上學到如何活用購買、搜索的歷史資料,也能學習它們創造價值的方法。金融企業如果沒能掌握到這些關鍵,平白讓時間流逝的話,(這些數位企業)在特定的業務上就會變成強力的敵手」平野社長表示。
至於身為日本最大的銀行集團,這些舊有的基礎會不會成為革新的障礙?平野社長表示,「的確舊有的『遺產』(レガシー、legacy)會對革新造成阻礙,組織系統過於龐大,單單每年的維護成本就超過1千億日圓,沒有辦法像數位企業那樣擁有迅速的對應能力,在平台系統更新上就明顯居於劣勢。如何克服這些難處就是我們的挑戰。」
守護產業核心機能,據以發展新業務
平野社長認為,在改變的時代下,集團的本質就是品牌,三菱集團是由對品牌價值有信賴感的民眾所組成的俱樂部組織,這種品牌信賴感就是未來集團可以著力的地方。雖然隨著Fintech(金融科技)概念興起,金融業吹起一股不確定感,甚至「銀行終究有消失的一天」的說法在日本甚囂塵上,但平野社長認為,銀行的機制不是IT產業簡單就可以取代的,而金融業未來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「守護核心機能」,也就是開發出新的「經常性模式」(リカーリングモデル、recurring model),除了在販售的當下獲益外,還能透過後續的服務或會費收入持續獲益。
在數位化的時代,金融業也必須要摸索新的代替收益的模式,革新速度緩慢的銀行會被淘汰。平野社長主張銀行要推行IT企業無法取代的核心業務,也就是銀行是建立在與顧客之間的規律互信關係之上,這就是數位化時代下銀行的存在意義。
本文節譯自日本経済新聞 ,原文連結:巨大デジタル企業と共栄 三菱UFJ平野社長が語る覚悟 【未踏に挑む】
Photo by Expect Best from Pexe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