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商經營百科
「零點擊搜尋」成常態外貿還能靠SEO撐起能見度嗎?| 外貿行銷新戰役搶佔AI「最佳解答」席位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98
◎撰文/何楷平 圖片提供/Shutterstock
生成式搜尋工具GoogleAIOverviews、ChatGPT、Perplexity等如雨後春筍般興起,全面改寫搜尋行為。
AI搜尋正在改寫遊戲規則:從「拚排名」轉向「爭答案」
當企業辛苦優化網站、投放廣告,卻發現排名第一、廣告置頂,點擊量依舊下滑、轉換率未見起色。這並非錯覺,而是AI搜尋帶來的結構性衝擊。消費者不再需要點擊,直接查看,就能直接在搜尋結果頁獲得完整回覆。對外貿企業來說,能不能「被AI引用」將直接決定品牌能見度。
生成式搜尋工具GoogleAIOverviews、ChatGPT、Perplexity等如雨後春筍般興起,全面改寫搜尋行為。現在消費者幾乎不再點擊頁面,就能在搜尋結果頁直接看到由AI回答的完整答案,「零點擊搜尋」(Zero[1]ClickSearch)成為新常態!
對企業來說,這將是一場「品牌能見度生存權」的重新洗牌,若無法被AI選擇、引用,將在新搜尋生態中被邊緣化。「不過,對於新創或中小品牌來說,AI搜尋反而是『超車』契機。」EmaticSEO顧問ChinKeongWong(CK)認為,這場變革並非全是威脅,掌握正確策略,即便是資源有限的企業,也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AI搜尋浪潮下企業最常犯的四大誤區
1.在AI搜尋浪潮下,許多企業仍陷在舊有模式,例如「過度依賴傳統SEO排名」,以為搜尋結果頁名列前茅,就能保證流量。但在AI搜尋中,摘要功能會直接提供答案,使用者不再輕易點進網站,即使網頁穩坐冠軍,依然會失去流量。
2.其次是「只鎖定關鍵字、忽略語意與使用者意圖」。根據市調機構Demandsager今年調查,全球超過20%的人在使用語音搜索,未來口語式搜尋將成為主流。因此,在口語式、問句式搜尋普及的今天,單純關鍵字布局已不足以讓AI視為最佳答案。
全球超過20%的人在使用語音搜索,未來口語式搜尋將成為主流,單純關鍵字布局已不足以讓AI視為最佳答案。
3. 第三個誤區是「單一平台思維」。awoo創辦人暨執行長林思吾指出,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,不會只看商品頁,還會查詢YouTube影片、論壇討論、評價文章甚至品牌創辦人的背景,而AI同樣以「360度理解內容」的方式篩選答案。如果品牌只經營官網,缺乏多模態與多平台的曝光,被AI引用的機會自然降低。
4. 第四個常見誤區是「過度依賴短期廣告衝量」,卻忽視累積長期的品牌權威及信任。由於AI會優先引用長期展現專業、可信度高的內容;如果企業沒有這些長期資產,就可能在AI回答與搜尋結果中失去存在感,曝光與轉換比以往流失得更快。
也就是說,AI搜尋已將競爭焦點,從「排名」轉向「被引用」。企業的品牌能見度,取決於「AI是否願意選你當答案」。
SEO與關鍵字廣告掀劇變如何成為AI的最佳解答
在AI搜尋主導的時代,SEO的核心目標已經從爭奪入口位置、讓網頁排名第一,轉向搶占答案位置、成為AI引用的最佳解答。為了讓品牌內容在AI搜尋與生成式回覆中被選中、引用,EmaticSEO顧問CK建議,在內容層面上,需滿足AI三大偏好。
首先是「E-E-A-T」原則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可信度,Experience、Expertise、Authoritativeness、Trustworthiness):提供真實經驗、專業觀點與可信來源,而不是拼湊內容。透過多模態如文字、影音、圖片、音訊等呈現,並同步經營多平台,包括官網、社群、影音平台、論壇評論,讓AI從不同場景驗證品牌權威,同時留意跨平台資訊的一致性,以便AI正確辨識、引用。
第二是「內容深度與結構化」:完整覆蓋使用者的核心問題及延伸問題,例如,一家健身器材公司,不只介紹產品,也提供「如何規劃居家健身菜單」、「不同器材的訓練效果」等深度內容。同時使用結構化資料(StructuredData)標記網站內容,例如文章類型、產品資訊、FAQ等,內容加上「標籤」,讓AI更清楚你的網頁在講什麼。
健身器材公司其網站不只分享居家健身菜單、器材訓練效果等內容,也能透過結構化標記,讓搜尋引擎與AI更快理解資訊。
最重要的第三點「意圖導向」:鎖定背後的搜尋動機與情境。例如當使用者搜尋「台北咖啡廳」,背後可能代表「適合開會、讀書、有插座」的需求,企業就能針對這些潛在意圖,提供精準答案,讓內容更容易被AI引用,也更貼近使用者實際需求。
在AI搜尋主導的市場,SEO與關鍵字廣告的合作模式也同步在升級。在技術方面,留意網站具備AI友好的技術基礎,優化網站速度、反應速度、畫面穩定等核心網頁指標,因為Google會依據這些核心網頁指標,來評估網頁體驗,選擇是否要引用,也會影響網頁搜尋排名。
中小企業三步驟優化B2B精準導向、B2C情感驅動
對多數中小企業來說,行銷預算與人力資源有限,在AI時代的眾多優化工作中,該先做什麼、後做什麼,才能放大效益?可掌握三步驟原則。
Step1 打好內容與技術基礎
從關鍵頁面開始,優化內容的獨特性與專業性,確保網站的技術條件達到AI友好標準,包括結構化資料、核心網頁指標、行動裝置適配等。這一步能同時支撐SEO與廣告成效,是所有後續動作的地基。
Step2 鎖定高價值搜尋意圖
根據目標客群與產品特性,挑選最能帶來轉換的搜尋場景(如「急需解決問題」或「購買前比較」),針對這些情境製作內容並投放廣告,就能在有限預算內,最大化曝光與轉換率。
Step3 建立監測與優化循環
除了傳統的網站排名、流量、轉換率,還要追蹤AI可見度、引用率與品牌提及頻率。透過這些指標,企業就能更快找到曝光盲點,調整內容及廣告策略,確保品牌在AI生態中持續被看見,不斷提升影響力。
透過這種由內而外、循序漸進的策略,即使資源有限,企業仍能在AI搜尋時代逐步建立品牌優勢,避免被新規則淘汰。
另一方面,不同商業模式的調整策略,也因目標受眾特性與銷售行為差異而略有不同。
以B2B平台來說,可更側重深度精準的客戶分類,透過AI分析潛在客戶數據,依不同決策階段(模糊搜尋、研究、選擇、決策)來制定客製化廣告內容,提高相關性(Relevance,廣告內容跟受眾需求、搜尋意圖或當下情境的契合度)與回應率(ResponseRate,受眾對廣告採取行動的比例)。常用管道包括LinkedIn、GoogleAds、Facebook等,並結合關鍵字、地理位置、職位等條件鎖定決策者或影響者,達到智能出價、動態自動優化與即時數據分析,持續優化廣告投放效率。
至於B2C平台,則更強調喚醒需求與多平台互動體驗。由於C端消費者相對易受到情感驅動,購買行為常常是臨時起意,因此,B2C廣告可結合網紅行銷與精準投放,激發需求、提升品牌吸引力。
B2C平台更強調喚醒需求與多平台互動體驗,消費者相對易受到情感驅動,因此,B2C廣告可結合網紅行銷與精準投放,激發需求、提升品牌吸引力。
再進一步透過AI分析多維度消費者行為,例如建立類似受眾,在Facebook、Instagram、Google、LINE、TikTok等平台,運用自動化投放、動態產品廣告等即時優化策略,在流行趨勢、熱門話題或消費者偏好出現變化時,立即調整廣告內容與投放策略,快速回應市場。
儘管B2B側重精準與深度、B2C強調喚醒情感與多點觸發,兩者路徑略有不同,但目標都是「讓品牌成為AI搜尋與生成答案的首選」,透過跨平台經營、多模態布局,並持續監測AI可見度與引用率,就能在競爭市場中搶占先機。
從流量競爭到AI最佳解答 — 企業彎道超車的關鍵時刻
AI搜尋正快速重塑外貿企業的數位行銷版圖,從關鍵字排名到AI搜尋排序,每一次變化都可能改寫流量的流向。對企業而言,這將是一場品牌生存戰,被AI引用、被AI看見的品牌,將持續擁有市場主動權,反之,則可能在龐大資訊洪流中,逐漸被邊緣化。
現在正是重新審視行銷策略的時刻。願意擺脫舊思維、善用AI工具與數據洞察的外貿企業,將更有機會在新規則下「彎道超車」,成為被AI推薦的「最佳解答」。
延伸閱讀
「跨境電商產學實作計畫」產學聯手! 用AI挖掘跨境電商新商機
AEO是什麼?(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)跟傳統SEO有什麼不同?AEO 與 AI 時代的 SEO 進化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