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專題
提供跨境電商領域的專題文章,解惑、探索!
專題分類

跨境電商焦點報告

《2024跨境電商焦點報告:企業篇》台灣五大傳統產業 開展跨境電商新韌性

  • 發佈日期:
  •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  • 點閱次數:206

  數位化已成為企業突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,台灣出口產業正利用跨境電商這一利器,實現從製造代工到品牌經營的蛻變。然而,企業需克服技術、結構與文化上的多重挑戰。以下深入剖析5家代表性企業如何成功實現數位轉型,展現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韌性與創新力。

  在全球經濟變遷與數位浪潮的推動下,「數位轉型」已成為台灣出口產業的必然趨勢。隨著消費者行為轉變及市場競爭激烈,愈來愈多台灣企業藉由跨境電商拓展海外市場,實現品牌價值最大化。然而,轉型之路並非易事,企業須面臨來自市場適應、新技術運用及內部組織調整的多重挑戰。

  據IEAT與Amazon Global Selling的《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指出,進入後疫情時代,手工具、自行車、水五金、汽車零配件、運動用品的業者反映,有4成1的企業將全力「導入或提升線上電商布局」,以強化在疫後的企業數位韌性。而在焦點報告中也顯示,有4成4的企業需諮詢、診斷機會,4成企業希望掌握更多的參考個案,以下將整理焦點報告中所披露的5家先行者:群利科技、時邁國際、供具人有限公司、聖州企業、星展工業的企業故事,以揭示數位所帶來的市場新契機。

企業創一代以數位尋求再突破

  1985年創立的聖州企業,40年來專注於汽車零配件產業,創辦人楊明舜看到跨境電商浪潮的快速興起,以3D Mats結合數位行銷及電商營運,將自有品牌汽配商品拓展至全球多個國家,堪稱台灣製造業成功以電商推動轉型的典範代表。

群利科技以自有品牌「Bryton」全球銷售自行車GPS商品,用不到一年時間即在日本亞馬遜網站搶占35%市占率。

  「經營企業要不受局限,就得不斷創新與變革。」楊明舜指出,過去台灣代工製造業者要以自有品牌經營海外B2C市場很難,但在跨境電商模式下,企業只要擁有好的產品,並經營好線上通路,就有機會將品牌快速推向全球。「電商營運想要吸引消費者關注,不能躁進、得一步一步來,因此,企業轉型要有長遠的計畫與決心。」楊明舜語重心長地說。

  另一家位於台北內湖、2009年成立,以自有品牌「Bryton」在全球銷售自行車GPS商品的「群利科技」,2年前遭遇通膨導致需求疲軟、實體通路為消化庫存減緩進貨的雙重困境,創辦人王聖慜決定從傳統代理商銷售體系,再闢跨境電商通路,從一開始的門外漢,再把日本亞馬遜網站的市占率從1.5%拉高到35%,完成一項令外界嘖嘖稱奇的驚奇之路。

  「因Bryton品質優異及定位明確,長達十多年以傳統經銷模式拓銷海外,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,不過2022年疫情過後,經營產生危機。」王聖慜回憶訂單大減、挑戰十分巨大。當王聖慜注意到一些代理商、零售商客戶把商品上架到亞馬遜網站上銷售,且占比持續提高時,才驚覺線上購物已是時勢所趨,乃毅然決然投入公司的轉型升級。

時邁國際把熟悉原料做洗車巾,創立Eramax品牌,快速在北美市場走紅,深獲消費者信賴。

 

企業二代以數位另闢成長蹊徑

  時邁國際的母公司是聚乙烯醇(PVA)原料供應及代工製造廠,企業二代黃立維看準在亞馬遜網站銷售的機會,直接把熟悉的原料做成洗車巾,創立Eramax品牌,快速在北美市場走紅,深獲消費者信賴。「我們首款洗車巾商品在亞馬遜網站上架,短短一週即奪下同類產品的『No. 1 New Release』,並在同年創下單項商品營業額達新台幣千萬元的銷售佳績。」黃立維指出,雖千萬營收與母公司相比並不出色,卻是從代工走向自有品牌、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重要里程碑。

  另一個也是二代以電商創業的故事。星展工業母公司敬億機械是國內知名的高壓無氣噴漆機製造商,在2014年成立後就積極投入跨境電商的發展,已將自有品牌COSMOSTAR高壓無氣噴漆機銷售到日本及歐美市場,大大提高品牌及產品的全球能見度。

供具人有限公司旗下品牌ZOOYL專注手工具的再設計,以新設計、中高單價出發,透過亞馬遜跨境電商平台成功建立品牌知名度。

 

面對新市場、新機會的商業模式再調整

  對傳統、資深企業來說,數位轉型最難的就是企業的資源與結構的調整。聖州企業一開始就看準轉型機會,大量投入資源、先是招攬人才、建立可經營多國市場的強大團隊,並同時自建海外倉,與亞馬遜FBA共同優化物流與售後服務,目前電商營收占比已來到34%,也為公司邁向全球汽配通路品牌打下基礎。

  聖州企業以3種不同模式經營不同國家市場,在美國直接設立子公司與倉庫來深耕主要市場;在澳、加、英等國,則採用協助夥伴上架銷售方式,擴大當地電商市場的占有率;在日本市場,則由母公司直營跨境電商。 聖州企業的成功關鍵在於總部的資源整合與策略規劃,透過跨市場共享數據與評價,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。此外,他們也積極 與國內供應商展開合作,擴大MIT商品的全球銷售版圖,展現台灣製造業強大實力。

  曾習於傳統線下經銷通路的群利科技,在電商領域的成功則得益於精準的品項定位及數據導向決策。例如,他們聚焦自行車市場,推出滿足高端消費者需求的創新商品;同時,團隊也深入學習亞馬遜廣告操作與數據分析技術,優化商品詳情頁面與廣告組合,大幅提升轉換率。他們的實際經驗說明,數據分析是實現品牌突破的核心要素。

  王聖慜提到,選品、通路、 廣告、數據,是群利科技得以順利營運跨境電商的四大關鍵方向。群利科技特別鎖定高消費的自行車族群開發商品,也正好迎合這類族群在電商通路的高消費傾向;在通路面,選擇亞馬遜網站迎接龐大的用戶,直接接觸美國及日本消費者強大的購買力;在團隊組建上,由創辦人親自帶領員工操盤,聘僱專家幫公司團 隊上課,快速提升電商的運營能力;在市場洞悉面,則特別重視數據觀察,再透過廣告策略獲取精準流量與銷售。

聖州企業以3D Mats結合數位行銷及電商營運,將自有品牌汽配商品拓展至全球多個國家。

 

以電商內部創業 從零全新布局長出新枝幹

  對時邁國際二代黃立維來說,母公司的根基是重要的成長養份,如何從中創造新的枝幹似乎是二代肩負的重要使命。黃立維一開始運用亞馬遜「商機探測器」所得到的數據,發現洗車巾商品極具市場潛力,迅速整合母公司上中游的原料及生產製造能力,商品一上架就創下銷售佳績;在營運方面,則運用菲律賓服務商支持國際客服管理與設計需求,行銷影片則找美國專業網紅協助拍攝,再搭配在台灣的電商經理,快速整合出在北美攻城掠地的電商部隊。

星展工業已將自有品牌COSMOSTAR高壓無氣噴漆機銷售到日本及歐美市場,大大提高品牌及產品的全球能見度。

 

  做為無氣噴漆機的賣家,星展工業如何在以消費品為主的亞馬遜打開市場,一直令人十分好奇,但年輕的陳建夫,似乎很懂得其中的銷售原理。「當我們決定要在線上銷售,第一件事就是要改變客戶的思維。」陳建夫說明,為了讓專業的B端工具買家願意在線上採購,星展積極拍攝各種產品的開箱影片,每個月至少上架超過10支以上的影片,改變他們在線下通路採購的習慣, 並對星展的產品產生信賴。

  另外,星展也不斷地從市場反饋推出新品,利用新鮮感刺激採購欲望;還有,面對母公司長期合作的線下通路經銷商,則在訂價上讓利、互利共贏,一起把市場做大。

  面對手工具已是一個成熟型的產業,ZOOYL的郭桓辰在產品設計創意外,更運用人工智慧 (AI)進行文案優化及廣告投放,顯著提升銷售表現。他強調,跨境電商的經營不僅是一個銷售管道,更像是創建一家新公司,需持續投入資金與心力以應對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化。經過5年深耕,ZOOYL成功在亞馬遜網站的手工具品類中排名第二, 並計劃進軍更多國際市場。

產業數位轉型商業思維轉變先行

  這5家企業的故事反映出台灣出口產業數位轉型的多重可能性。數位轉型不僅是工具與技術的升級,更是一種經營思維的轉變。企業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結合數據分析、技術創新與全球布局,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。他們在數位轉型中的實踐與經驗,正可為其他正在尋求轉型的企業提供寶貴的啟示,希望台灣企業能夠持續進步,將MIT品牌推向全球市場。

 

延伸閱讀:

台灣外貿進入數位轉型十字路口:逾4成主張強化數位韌性、6成佈局電子商務,近6成面對發展策略挑戰

《2024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|數位力突圍 跨境電商乘風而起!

企業說法:

4個升級戰略化危機為轉機 | ZOOYL超完美操盤跨境電商

台灣總部電商團隊運籌全球市場 | 聖州企業打響3D Mats 全球知名度

4大策略拉高電商營收占比達45% | COSMOSTAR品牌名氣 美歐日大躍升

從電商門外漢到市占率20倍成長 | 群利科技8個月交出亮麗成績單

以亞馬遜網站為軸心造拓銷五力 | 時邁國際自創品牌Eramax 北美創銷售佳績

了解更多:

2024跨境電商焦點報告

 

 

 

2024跨境電商焦點報告封面

免費下載專刊電子版全文

Step 1:

請加入17CrossLine@- https://lin.ee/CPIYvUK

Step 2:

輸入"2024焦點報告'',即可獲得2024跨境電商焦點報告專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