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電商焦點報告
搭接跨境電商與社群Maker Hart品牌拓全球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643
創哈特前身是家電子樂器代工廠,面臨新興國家製造商低價搶單、匯率波動就會侵蝕獲利等挑戰,因此決定轉型突圍。當時網路經濟正蓬勃發展,我看見網路經濟背後龐大的電商與社群能量,便將轉型目標定調為「經營自有產品並自創品牌」,創哈特於焉成立。我們秉持著熱愛音樂與彈奏樂器的核心價值,將ICT科技(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,資訊與通信科技)融合傳統樂器,再利用電商與社群的推廣,期能讓更多人享受音樂的樂趣。
關鍵1》迎合時代浪潮瞄準需求創新
談起打造品牌,我認為,創新迎合時代浪潮的產品,為消費者生活帶來更多美好感受,是品牌得以被公眾認知的關鍵要素。因此創哈特著眼於人手1支手機的行動化時代,聚焦音樂領域、開發可與手機App結合的混音器,而且體積就跟手機一樣大,非常好攜帶,藉由ICT與傳統樂器製造結合的做法,讓音樂有更多的玩法與創意。
關鍵2》線上線下整合讓產品賣起來
我原本以為結合科技與樂器的創新產品,一定可以驚艷市場,引起經銷商代理銷售的興趣,沒想到跑遍台灣外實體通路,沒有任何經銷商願意賣這個新產品,直到某天因緣際會下,我發現可以利用電商網站直接賣給消費者,於是找上第三方營運代理商在Amazon網站上銷售,並且同步自建官網,就此展開創哈特的電商經營之路。
不過,雖然決定走線上通路,但是當時我的心中還是抱著質疑態度、不太相信有人會在網路上買混音器,所以仍然同步參加線下實體展會,在決定參加2016年11月美國與樂器相關的Maker消費展會時,也加快腳步先在10月把商品上架到Amazon網站。我們在展會現場不銷售商品,而是讓來看展的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展覽宣傳單上的QRCode連結到Amazon網站購買下單。
當時團隊還撰寫了一個可以製作電子樂器的軟體套件,讓使用者能夠自行設計吉他、小提琴等樂器,再透過雷雕或3D列印製作出來,以此為亮點成功吸引觀展民眾前來創哈特的攤位,再把消費者引流到線上。當初採取這個策略,只是單純的想把所有資源集合起來運用,後來才知道這就是電商中所謂的線上線下整合(O2O)。11月藉由O2O打開不錯的成績之後,緊接著黑色星期五、聖誕節檔期陸續到來,創哈特的產品也持續受到消費者喜愛,很快銷售一空,甚至一度出現斷貨情形。
關鍵3》重視評價回饋持續創新產品
由於O2O的策略很成功,之後幾年我們陸續參加歐美日多個展會。很多人會問我,既然已經參展為何不直接尋找線下實體經銷商?這是因為我精算過:給經銷商的成數其實高於支付給平台的費用,線上銷售的利潤絕對比較高。更重要的是,透過電商可以直接且持續的接觸消費者,從消費者的評價與意見回饋中,不斷創新具差異化且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。
創哈特非常重視Amazon上的每一個評價與客訴,團隊成員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處理客訴,藉由這個過程我們也發現,創哈特的產品被應用在許多原本預想不到的地方,從中挖掘消費者有哪些潛在需求沒有被滿足,回過頭再來創新更具特色與差異化的產品,讓品牌更深植消費者心中。
關鍵4》秉持初衷經營品牌
因為當初就是要跳脫代工模式才決定走向消費性市場,而要在消費性市場永續經營,就要有品牌力。所以公司成立初期就已經設計商標並製作英文官網,但因為剛開始還在摸索市場,所以前兩年仍以銷售產品為主,直到2018年開始產品銷售量持續成長,才申請亞馬遜全球開店的「TA光點計畫」,成立自有帳號品牌館,開始深入經營自有品牌。
創哈特在品牌經營上,我們利用社群擴大網絡連結,讓創哈特品牌成功地植入目標客戶的心中。不同於其他做電商品牌的企業會在Amazon站內大投廣告,創哈特並沒有這麼做,而是在站外藉由成立社群網站粉絲頁,瘋狂尋找玩音樂、玩藝術、玩樂團的人,加他們為好友,每次在創哈特粉絲頁貼文的同時,也會到好友參加的音樂相關社群貼文,加大創哈特在網路的連結度,來達到推廣品牌的效益。
全力經營品牌之後,創哈特的業績持續大幅成長,2020年更因為疫情造成人們宅在家中,有更多時間玩音樂,所以業績成長幅度更大,Amazon日本站成長8倍、Amazon美國站也成長5倍。我認為,這兩年能夠有這麼大的成長幅度,除了因為疫情帶動需求,擁有品牌力更是關鍵因素所在。展望未來,創哈特將持續加大跨境電商的布局與經營,期能藉由電商,讓全世界更多人知道創哈特這個品牌。
擁抱後疫時代新商機台灣品牌跨境全世界
續傾聽台灣賣家需求,運用全球資源並不斷優化在地服務,協助更多企業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成功打造國際品牌,讓台灣之光閃耀全世界!我們也期待更多臺灣企業具備全球視野和轉型決心,擁抱新商機,創造更精彩的未來!
有興趣閱讀完整內容,請掃描下方QRcode或點此填寫線上問卷,即可獲得全文下載連結:
《2021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專刊目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