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電商焦點報告
掌握5大關鍵讓台灣的微笑曲線透過跨境電商高飛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638
由美國投資銀行家丹尼爾.阿爾伯特(Daniel Alpert)在2014年出版的《大過剩時代》(The Age of Oversupply),指出在過往的20多年、全球經貿處於過度供給的年代,各個產業都因為失控的生產過剩,陷入前所未見的激烈價格競爭中。在該書出版的2014年,正值跨境電商開始勃發的年代,企業有了新的線上通路把商品賣向全球,需求也開始走向快速供銷、少量多樣,訂單形成了碎片化,台灣廠商必須向電商轉型,從傳統線下走向虛擬數位,也必須塑造自己的品牌,直接面對買家、說自己的故事,拉高自己的產品單價、也拉高自己的市場地位。
繪製電商與品牌藍圖的5大關鍵
雖然,跨境電商的進入門檻不高,但經營技巧卻非常新穎,形塑品牌更是一門學問,企業想要同時做好電商又要建立品牌,其步驟性及藍圖規劃相當重要,從本計畫調查數據,以及來自13位專家的訪談,我們歸納出企業繪製電商與品牌藍圖時的5大關鍵。
關鍵1》以數據找出電商路徑
很多想以電商拓銷全球的企業,一開始毫無頭緒,就貿然進入市場,導致外部水土不服、內部也產生矛盾與衝突。為避免發生這樣的情勢,投入電商之前,可以利用各種線上與電商網站所提供的數據資料進行觀察,找到一開始的切入點,再逐步做大。
關鍵2》訂立電商操作時間軸
操盤電商與品牌的預期回收時間為何?得依企業自己的狀況進行規劃,包括電商的目標、自身的資金狀況,也包括商品優勢與現階段的市場競爭態勢等,都必須納入評估之後,再據以規劃1~3年的時間藍圖。
關鍵3》極大化企業的電商網絡
傳統國際貿易講求人脈的搭接,在電商模式中則著重在網絡的弱連結到強連結,因此如何極大化企業的網絡及穩固,成為企業操盤電商的重中之重。對此,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盧希鵬的「隨經濟」概念,就點出網路經營的重要性,另外包括:美科實業、星毅設計、供具人、創哈特、十銓科技、奈堤科技等6家網商,也分別從電商、社群、官網、數據等面向,加大與加深在網絡的掌握力道。
關鍵4》克服經營品牌的5環節
品牌之路人人想走,但是思想性很高,好在透過電商網站、網路平台及社群等介面,進入門檻變低了,精準行銷已成為可能。在天時、地利、人和都漸趨完備的跨境電商時代,本研究所訪談的企業家揭示了做品牌有5大環節不可忽視,包括:不放棄的堅持、確立品牌核心價值、開發具備優勢的商品、有力的行銷推廣預算、搭配電商根基加大效應。
關鍵5》突圍品牌力道的3要點
上述5大基本環節都掌握到位後,要加速品牌的力道,綜合本刊6家網商經營品牌的歷程,可歸納出品牌突圍的3個要點,包括:懂得善用科技來借力使力,提升品牌投資效益;一定要有在地化行銷的思維,在能抓住消費者的心;用最佳客戶服務,緊密黏住消費者,並從過程中找到創新商品的脈絡。
給台灣外貿產業的建議
過去40年來,台灣一直致力於提高產業附加價值,以作為推動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動能,然而,台灣許多產業卻長期深困於紅海殺價競爭的惡劣環境中,而且隨著生產過剩問題難以去化,跨境電商也成為台灣產業直接面對終端買家的絕佳機會。本研究強烈建議台灣各產業界,應重新思考在跨境電商模式下,在過去慣常投入在創新技術研發與提升產業製造能力的資源外,加大思考如何以電子商務模式取得下一階段新的市場競爭力,甚至透過品牌化策略,提升企業在市場的地位與毛利。
市場供需失調、COVID-19疫情肆虐、貿易戰紛爭未解、金融危機環伺,在這全球經貿面臨多重挑戰的時代,企業仍舊利用電商、社群與數據分析等科技的力量,邁向全球消費市場的品牌經營,用堅定的信心、穩健的步伐,開創屬於自己的最好的時代。
擁抱後疫時代新商機台灣品牌跨境全世界
續傾聽台灣賣家需求,運用全球資源並不斷優化在地服務,協助更多企業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成功打造國際品牌,讓台灣之光閃耀全世界!我們也期待更多臺灣企業具備全球視野和轉型決心,擁抱新商機,創造更精彩的未來!
有興趣閱讀完整內容,請掃描下方QRcode或點此填寫線上問卷,即可獲得全文下載連結:
《2021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專刊目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