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電商焦點報告
環境衝擊下台灣外貿的競爭力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17 Cross 跨境電商生態村
- 點閱次數:956
即便2020年台灣內部的疫情相對全球受影響甚微,但全球疫情嚴重仍導致台灣外貿企業難以出差開會、參展拓銷。這段無法與客戶進行實體商業活動的期間,還面臨全球供應斷鏈、採購移轉、海空運壅塞及運費大漲的多重變動,諸多挑戰讓對外貿廠商的經營變得非常艱辛,不斷因應變化成為每天的常態。
從本《調查》的1~5項發現,我們解析台灣外貿企業現階段的經營狀況、主要採取的經營模式,以及主要面臨的競爭來源、是否已經啟動數位轉型及重視品牌的經營與否等,描繪出台灣外貿企業的基本輪廓。
發現1》2020年3成8企業業績受挫,3成2企業不減反增
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全球經濟萎縮,但疫情也帶來遠距數位商機,各國增加科技產品需求,加上台灣防疫有成,台商回流投資生產,致使出口表現亮眼。根據統計資料顯示,2020年台灣對外貿易總額達到6,317億7,000萬美元,較2019年增加2.8%,其中出口金額年增4.9%達到3,452億8,000萬美元,創歷年新高。
不過,2020年台灣整體出口情勢看似大好,經濟受疫情的影響也有限,但本《調查》細部解構顯示出:2020年台灣企業的營運喜憂參半。496家受訪企業中有高達38.7%業績呈現下滑,占比最高,其中有13.9%跌幅達到2成至5成、7.9%跌幅超過5成,可說是受創嚴重。另一方面,有33.1%的企業表示業績不減反增,其中11.8%增加1成多、6.6%增長2成到5成、5.4%企業增長5成以上;在業績持平方面則占有28.2%,仍有不少企業在逆境中竄升或穩住陣腳。
總的來看,夾雜著全球疫情及貿易衝突,即便2020年台灣整出口逆勢成長,台灣企業仍呈現兩極心情,由於業績衰退的廠商比例高過於成長企業,台灣產業如何建立更全面對抗疫情或因應貿易衝突的競爭模式,高度值得產業與企業共同關注。
發現2》台灣外貿模式數位轉型全面啟動,B2C竄升首位受企業重視
台灣外貿走過一甲子,從傳統拎著一卡皮箱走天下、全球大小展會無往不利,再到21世紀進入網路、數位交易的虛擬模式,如今台灣企業的拓銷布局之路,又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上,進入一個新的調整期。
根據《調查》顯示,496家受訪企業中,多達340家有從事出口業務,拓銷模式(複選)以「B2C電子商務(含平台及官網)」配置比例最高,占48.8%;其次是傳統的「參加展會」模式占45.5%;另外,在「B2B電子商務(含平台及官網)」也有高達40.5%的比例,「海外代理商」占28.2%、「海外分公司」占17.3%。
此一數據凸顯出:在數位時代,台灣外貿企業線上操作模式比重已大幅升高,其中B2C模式占近4成9、B2B模式也達4成1左右。這除了源於資深、傳統企業開始重視虛實整合模式,新企業也紛紛藉由低門檻的電商模式進入外銷領域,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然而台灣外貿企業朝向數位模式、往B2C電商模式轉型、升級,過程中勢必面臨諸多挑戰,這時候高度需要台灣經貿政策單位的重視,給予相當程度的資源,勢必可以加速台灣外貿企業往品牌電商跨境銷售之路邁進。
發現3》外貿OEM仍為主流,OBM不及3成為隱憂
若從外銷訂單屬性(複選)來看台灣企業的外貿樣態,根據《調查》顯示,有高達63.1%的企業接OEM(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,代工生產)訂單、46.2%接ODM(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,原廠委託設計代工)訂單,看得出台灣企業延續全球代工的角色仍然不弱;屬於OBM(OwnBranding & Manufacturing,自有品牌生產)部分僅占27.8%,在產品品牌的自主性仍未突破3成。
雖然這樣的比例與預期相符,不會令人感到意外,但在全球進入數位經濟時代、跨境電商模式已臻成熟的今天,以自有產品利用電商通路、跨境銷售的門檻已經非常低,但台灣企業寧為代工、不做品牌的心態,攸關台灣企業未來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的角色或位階,也進一步影響未來的獲利能力,產業應加緊腳步採取相關策略,想方設法讓台灣OEM、ODM廠商觀念、改弦易轍,朝品牌電商經營之路邁進,才能提高台灣產業在新外貿時代的競爭力。
發現4》北美為首要目標市場,線上布局為挑戰
在主要拓銷全球市場的分布上(複選),根據《調查》顯示,北美為主要地區,占58.3%;東南亞占44.4%居次;歐洲占37.4%位居第4;另外,東北亞(日、韓)占29.6%、紐澳則占16.9%。
相較於過往來看,北美延續過去的市場熱度、重要性不減,東南亞竄居第2位,立基在人口紅利的因素;另歐洲市場比例也仍不低,接近4成。其實,不論是歐、美、日、澳等先進國家或新興市場,我們都已看到,任何一個市場的商業模式都正朝向數位經濟轉進,尤其電子商務發展成熟且快速,已成為兵家必爭的新戰場,台灣企業要加深市場的拓銷,自然不能自絕於跨境電商模式之外。
而我們也可從中發現,台灣中小企業對全球的外銷市場仍保有高度的興趣,未來如何引導更多企業以線上模式布局全球新型態市場,並給予更多的幫助將會是下一波產業發展的重點。
小結
全球商貿環境的改變,已經把台灣推升到傳統與數位模式的十字路口,台灣外貿企業不再只有單一線下模式路徑可以選擇,還可積極邁入數位化之路;另一方面,台灣企業也不要永遠固守OEM或ODM的宿命,而是應該趁著跨境電商降低OBM門檻的契機,將產品及事業做差異化區隔,化OBM夢想為可能。
令人振奮的是,從本《調查》中我們也觀察到,台灣企業的步閥已逐漸走向電子商務,而且在選擇上也開始向B2C靠攏,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。尤其在面對全球市場走向電商化的大趨勢時代,企業在市場的進入或深耕,跨境電商模式絕對是台灣企業重要的布局,當全球主要市場強手在這方面早已集體出海、彎道超車時,台灣企業必須急起直追。
擁抱後疫時代新商機台灣品牌跨境全世界
續傾聽台灣賣家需求,運用全球資源並不斷優化在地服務,協助更多企業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成功打造國際品牌,讓台灣之光閃耀全世界!我們也期待更多臺灣企業具備全球視野和轉型決心,擁抱新商機,創造更精彩的未來!
有興趣閱讀完整內容,請掃描下方QRcode或點此填寫線上問卷,即可獲得全文下載連結:
《2021跨境電商焦點報告》專刊目錄: